Review Article

后尿道瓣膜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卷 30, 期 15, 2023

发表于: 27 September, 2022

页: [1712 - 1735] 页: 24

弟呕挨: 10.2174/0929867329666220803120302

价格: $65

Open Access Journals Promotions 2
摘要

后尿道瓣膜(PUV)是儿科先天性下尿路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生虽然很少见,但会导致慢性肾病 (CKD),并经常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开发新的诊断策略,如生物标志物,对于更好地评估 PUV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我们旨在回顾有关 PUV 中传统和新生物标志物的文献。为此,在 PubMed/MEDLINE、Scopus 和 SciELO 数据库中进行了搜索。为了使搜索系统化,使用了“后尿道瓣膜”、“预后”、“生物标志物”等术语以及医学主题词 (MeSH) 数据库中描述的变体。文献显示了疾病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重点是炎性细胞因子、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技术,以及经典生物标志物,重点是血清肌酐和尿渗透压。至于最近在文献中描述的生物标志物,12PUV 是一组 12 种胎儿尿肽,可准确预测 PUV 胎儿的产后肾功能。同样,氧化应激标志物、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的成分在增加时表明存在严重的肾脏后果。遗传改变也与 PUV 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重点是 RAS 多态性,特别是那些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和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 1 型和 2 型(AGTR1 和 AGTR2)基因的多态性。考虑到 PUV 状况的严重性,除了改进诊断之外,敏感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可能有利于新治疗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后尿道瓣膜,肾脏和泌尿道先天性异常,儿童,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治疗靶点


Rights & Permissions Print Cite
© 2024 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 Privacy Policy